
95后海归女孩杨州将咖啡店开在老旧小区,正用“买宝马的创业资金”书写着新一代辽宁青年的创业答卷。受访者供图
在沈阳铁西区一处被岁月浸染的老旧居民楼间,一座工业风灰色的半弧形建筑宛如“城市盲盒”般惊艳亮相。
这家名为“OFFTEN COFFEE”的咖啡店,寂静的老旧小区被每天不断取外卖的骑手带得热闹起来,日均客流量100人次,外卖订单量稳居区域TOP3,其创始人95后海归女孩杨州,正用“买宝马的创业资金”书写着新一代辽宁青年的创业答卷。
在“躺平”“考编”成为网络高频词的当下,辽宁青年正用创新魄力重新定义就业观。杨州的创业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映射出辽宁厚植创业沃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城市雄心。当海归智慧遇见黑土地情怀,一幅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安业图景正在展开。
“反向选址”破局:
老旧社区的流量密码
当同龄人挤破头考公考研时,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杨州选择了一条更滚烫的路。2022年,她将创业目光投向沈阳铁西区老旧社区,改造废弃自行车库,历时三个月打造出集咖啡、文创、社交于一体的复合空间。“装修时挂出的‘用买宝马的钱创业’横幅,现在成了顾客拍照的热门背景。”附近居民张大妈笑着说,这家店让整条街都年轻了十岁,“这里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平时街道冷清,自从这家咖啡店开起来,不但外围的灯光照亮了小路,外卖小哥来来回回进出也热闹了起来,时尚靓丽的风景没想到在我们这也能有。”
面对“老旧小区消费力不足”的质疑,杨州亮出数据:依托“环境反差+精准线上营销”,店铺抖音话题播放量超500万,小红书几篇文章火了后,更是很多博主主动打卡宣发,30%顾客跨区打卡,尤其沈阳成为旅游城市后,很多粉丝来旅游时会特意打卡。
更令人称道的是,其独创的“社区咖啡普惠价”模式——“美式”15元、“拿铁”18元,价格比商圈店低30%,却坚持使用进口咖啡豆与半自动萃取设备。
情绪价值经济学:
手绘外卖袋成爆单神器
记者注意到,店内50%营收来自外卖业务。店员亲自手绘的动漫定制外卖袋,藏着杨州的“商业心机”:顾客点单时可指定“哪吒”“王者荣耀”“原神”等18个热门IP形象。“我们提供免费手绘服务。”这位手握国画十级证书的老板,亲自设计了80%的动漫图库,单日最高接单200+外卖手绘需求。
“这不是简单的咖啡,而是打工人的续命神器。”在附近写字楼工作的白领王女士展示收藏的二十多个手绘外卖袋,“每个袋子都藏着当天的故事,集齐系列还能兑换限定周边。”这种“咖啡+艺术+情感连接”的模式,让店铺复购率达4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创业方法论:
从交学费到教科书级实操
光鲜背后是杨州交过的“创业学费”。2019年首次创业时,她曾在商场咖啡店遭遇设备被盗、员工流失等打击,1600元月租的店铺最终亏损关停。正是这次失败,让她摸索出“低成本试错”法则:第二次创业时,仅用4万元开设外卖店,通过标准化流程与供应链管控,三个月实现盈利,并衍生出5家连锁店。
“95后创业不能光靠热血。”杨州展示着厚达200页的《沈阳咖啡消费白皮书》,这是她带着团队蹲点30个社区、访谈500名市民的调研成果。如今她开发的“创业沙盘模拟系统”,正帮助12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规避风险,其中3个项目已获天使投资。
安业新范式:
青年创业激活城市微更新
这家网红店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周边商铺租金上涨20%,社区计划推出“咖啡主题街区”,三户居民主动改造自家一楼做文创店铺。
“杨州模式”证明,青年创业能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当更多“安业力量”扎根社区,辽宁的毛细血管将焕发全新活力。
夜幕降临,咖啡店暖黄色的灯光照亮斑驳的红砖墙。杨州在操作台前调试着新购入的咖啡机,身后墙面上“滚烫人生”四个毛笔字格外醒目——这或许正是安业辽宁最生动的注脚。
对话杨州
创业升级 今年目标开店300家
辽沈晚报记者:今年的目标是什么?
杨州:今年要全面升级品牌,从之前的1.0版本,升级到3.0甚至5.0。创业3年来,我们已经有60家门店,今年目标增加到300家,除了沈阳,还将开到全国各地。
辽沈晚报记者:作为95后的海归回乡创业者,你觉得有哪些优势?
杨州:我觉得年轻人都应该有创业的理念。但花哨的外表下,同样应该务实,比如我做咖啡店,就要做有温度、有思想、有情绪价值的好咖啡。
本报记者 吕洋 首席记者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