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面积是指各业主共有或共用的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电梯井:
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
楼梯间:
连接各楼层的楼梯所在空间。
垃圾道:
用于收集和排放垃圾的通道。
变电室:
用于变压和分配电能的设备房。
设备间:
放置各种设备的房间,如水泵房、消防设备等。
门厅和走道:
连接各个房间和楼层的公共区域。
地下设备:
位于地下的各种设施,如设备房、管道等。
值班保安室:
用于安保人员值班和监控的区域。
分隔墙和外墙:
各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此外,公建面积还包括一些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例如公共卫生间、物业管理用房等。需要注意的是,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应计入公用建筑面积部分,而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应计入公用建筑面积。
在实际操作中,公用建筑面积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
\text{公用建筑面积} = \text{整栋楼总建筑面积} - \text{每栋楼的总建筑面积} - \text{独立的有使用功能的地下车库、仓库、人防工程等}
\]
同时,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系数用于计算每套(单元)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
\text{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 \frac{\text{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text{整栋建筑物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
因此,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应注意核对合同中明确载明的公摊面积,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