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以云端课堂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声”入人心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已成为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数字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等纲领性文件的战略选择,是顺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重大部署的时代选择,也是我们把握数字变革历史机遇、创新教育培训新生态、提升培训质效的现实选择。立足为党育才这个伟大使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也必然迈上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阐述互联网思维的精髓,蕴含了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坚持,以及对更高效、更集约、更透明政府服务平台体系的追求。当前,各级培训平台相对独立、互不相通,在建设平台、购买服务中容易带来资源浪费、成本浪费等问题,也会造成重复调训、内容交叉等情况。破解这一问题,互联网思维是关键。通过择优引教、按需送教、全面施教,把高校教授、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领导干部等优质师资,政策法规、实践案例、专业书目、调研报告等优质课程,以及各地特色教学点、教学路线等信息集聚到平台、输送给各地,有效构建形成上下一体推进基本培训的生动局面,推动“全员培训、全面覆盖”的基本培训目标更好落地。

随着各地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有些地方逐渐“用力过猛”,有的存在一些“形式主义”,搞“数量比赛”,只看场次不看效果;有的“浮于形式”,越忙碌的干部越没时间培训,部分人成了培训专业户;有的“货不对版”,搞“流水线式”培训,不与发展挂钩、不与基层接地气。如何真正平衡好干部的“学”和“干”、兼顾好培训的“形”和“实”“指尖课堂”不失为一种有力举措。比如加大各类政务应用、微信小程序等学习移动端的开发和整合,满足干部“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需求;探索“定制化”选课、“直播式”互动、“VR式”调研等方式,让干部足不出户即可“沉浸式”学习和参观;采用可量化的电子档案、学习图谱和不定期的公开比拼,有效激励和倒逼干部互比互学、增智提能。通过“学、看、管”三点共同发力,切实引导干部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强化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作风,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本领。

在互联网时代,群众的声音通过光纤电缆化作触手可及的数据流,既是我们干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新“触角”,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凝聚思想共识的新路径。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跳出“课堂”和“教学”的惯有思维,以践行网上群众路线为切入口抓好数字化建设。要针对性提高干部“学网、懂网、用网”的能力,在网络培训中积极链接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网民爱用常用平台,让干部用好弹幕、评论等载体,听民声、解民意、集民智。要着力打造干部“实战化”平台,既邀请群众作为授课专家,把理论授课、交流研讨变成同群众的“连麦”对话、群众反馈问题的限时实操;又邀请群众担任培训考官,把结业考试、学员考核变成群众对干部答疑解惑、解决问题的满意度测评,切实推动干部学习成果转化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教人先教己,育人先育心。数字洪流奔涌之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需以群众路线为航向,以技术革新为羽翼,将“云端课堂”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让干部既能在虚拟空间驾驭数字浪潮,又能在现实土壤厚植为民情怀,真正以智慧动能推动工作质效提档升级、推动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民忧、促发展的治理实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姚声禹(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