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基数是指职工个人用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工资基数,通常根据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这个工资基数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工资:
这是职工的基本收入部分。
奖金:
包括年终奖、季度奖、加班费等。
津贴:
如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岗位津贴等。
补贴:
如餐补、住房补贴、高温补贴等。
其他工资性收入:
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费、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需要注意的是,公积金基数的计算是基于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而不是仅基于基本工资。此外,公积金缴存基数每年会核定一次,调整时间一般为每年的7月份或8月份,具体调整时间可能因地区而异。
公积金基数的上下限规定因地区而异,一般需要大于等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也不能超过当地规定的最高缴存基数。
综上所述,公积金基数是一个综合了职工各种工资性收入的数值,用于确定职工个人和单位每月应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