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诈骗之所以能够得手,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身份伪装:
诈骗者通常会伪装成现役军人或即将退伍的军人,利用人们对军人身份的崇敬和信任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
情感诱骗:
诈骗者通过网络平台与受害者建立情感联系,展现温柔、活泼的一面,营造信任感,进而吸引受害者投入感情,最终利用受害者的情感需求进行诈骗。
社会认知不足:
许多军人由于长期在军营中生活,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单纯,容易相信所谓的“亲戚”、“朋友”不会欺骗自己,同时也缺乏对社会险恶的了解。
国防教育缺失:
社会对军队和军人的基本认知欠缺,导致民众对军人的形象缺乏真实感知,容易被假冒军人的伪装所蒙蔽。
征兵政策的不了解:
部分民众对征兵政策、流程不太了解,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声称有“特批指标”、“定向名额”等,骗取适龄青年及家长的信任。
通讯保密性:
军人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相对保密,普通民众难以查证,这增加了诈骗者伪装成军人的可信度。
紧迫感和诱惑:
诈骗者常常制造紧迫感,声称有一笔高回报的投资项目需要尽快参与,以此引诱受害者投资,而这些投资项目往往是虚假的。
综上所述,军人诈骗得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份伪装、情感诱骗、社会认知不足、国防教育缺失、征兵政策的不了解、通讯保密性以及紧迫感和诱惑等。为了防范此类犯罪,需要加强国防教育,提高民众对军队和军人的了解,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避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