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创办于1926年9月,简称“哈医大”。学校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是省部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关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一共有几个校区以及大庆校区开设有哪些专业的问题,根据学校官网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一共有两个校区,即校本部和大庆校区,总占地面积3540亩,其中大庆校区1710亩。校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大庆校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39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简称“哈医大大庆”,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区之一。根据2023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人文社科系、医学信息学系、精神卫生学院、体育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等10个教学院(系、部)。普通本科设置13个专业。
大庆校区普通本科专业包括精神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康复治疗学、中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文秘方向)、医学信息工程共计13个专业。以上既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开设的普通本科专业,以上专业中除了精神医学专业学制是5年之外,其他专业学制均是4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区前身为1958年6月建立的鹤岗煤矿卫生学校,1964年初迁到鸡西,改称鸡西煤矿卫生学校(1984年更名为鸡西煤炭卫生学校)。同时,接收了鸡西矿院的部分职工以及阜新煤矿卫生学校的检验、药剂两个专业的教师和设备。
1979年煤炭工业部决定将鸡西煤矿卫生学校收归部属。1983年煤炭工业部决定将鸡西煤矿卫生学校下放给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领导。1984年鸡西煤矿卫生学校更名为鸡西煤炭卫生学校。1986年煤炭工业部批准成立鸡西煤炭职工医学院,与鸡西煤炭卫生学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94年升格为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国务院决定鸡西煤炭医专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政府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2000年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年撤销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制,成为实质性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200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整体搬迁至大庆,建立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建有1个中心实验室,9个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实验室总数9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黑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黑龙江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2门。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护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护理学),省级重点学科1个(护理学)。
截至2022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4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7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8亿元。截止2023年3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945人,其中龙江学者2人,哈医大星联岗位2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7人;在校生总数8000余人。
扩展资料
哈尔滨医科大学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是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9月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和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9年4月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2000年5月,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10月24日,哈尔滨医科大学正式被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部委省共建大学。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校园总面积3540亩(其中大庆校区1710亩);设有19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附属医院9所,其中直属医院5所,开设本科专业30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7个;有教职工18312人,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5732人,研究生8315人,留学生2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