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菊花的诗歌有哪些(罗隐咏《菊》诗,全文无“菊”字却句句都是菊花品格!)

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之后,菊花就以它那高洁气质和素雅风姿跻身于文坛了。

千百年来,菊花与诗文画卷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罗隐的这首咏《菊》便是众多咏菊诗文中颇有特色的一篇。

《菊》

罗隐〔唐代〕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这首诗的大意:

西风飒飒,时值深秋,又是一年将尽的时候, 令人没想到的是,篱笆边的几株菊花竟然正开得十分热闹。

白色的菊花像白雪剪裁而成,那密密的花蕊纤细柔软,金色的菊花,花蕾刚刚绽开,清香才流溢出来。

千百年来,那些不入仕的人都以菊花为酒,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即便是寒秋来临,它们也依然傲立在霜雪中。

春天的花草你没有必要因为开在春光里就沾沾自喜,似乎了不得,从而轻浮刻薄,其实呀,你开在春天,我作为菊花开在秋天,都是天定的,并不是自然厚爱你而薄待我,大家彼此都差不多。

首联两句犹如一幅秋菊图,铺现出时间地点和诗中吟咏的对象。

画面背景适值深秋时节,各路花仙早已悄然遁去难觅芳踪了。

秋风萧瑟之中,只有篱笆下的数枝秋菊迎着风寒,倔强地挺立着,散发着清新的芳香。

“聊”字突出了百花凋谢而只有菊花独立的情景。

颔联是作细部描绘,从色、味、形等几方面刻画白菊之花的神韵;

被剪裁得似雪花般玲珑剔透的纤纤花蕊,变戏法般地挂满了枝头,秋风轻拂,花枝轻摇,一簇簇苞蕾争先恐后地绽开了笑靥。

这两句诗近乎速写,寥寥两笔就将秋风吹拂中菊花次第绽开的动态勾勒出来,真可谓妙笔“生”花。

颈联分别以东晋陶渊明白衣送酒的的典故和仙女司霜的神话,写出白菊那高蹈遗世的情怀和驾霜御雪的能耐。

据《续晋阳秋》记载,晋陶潜性嗜酒,家贫而不能常得,潜“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尝于九月九日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有白衣人送酒至,潜“即便就酌,酣饮而归”。

一个典故尚不能表全心志,诗人又信手拈来一神话传说,进一步赞美菊的高洁品格。

青霄玉女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主管霜雪的神仙,一个“霜”字暗处传神,是菊一生青女霜?还是人一生青女霜?

尾联在警告春花不要自我狂妄而轻视白菊的同时,严肃地指出群花应各自尊重本来的生长规律和特定禀性。

菊花不慕闹春的清高气质,素洁淡远的情韵,傲霜挺立凌寒不凋的品格,秋菊的这诸种“行藏”,是春丛乞冀不得的。

暗寓诗人美好的精神追求、坚贞的品格和清高的情怀。并非凡俗之辈可知,这正是借花喻人、以物托志之笔。


诗题虽为咏《菊》,主旨也在赞颂菊花的高洁气质以抒心曲,全篇却不着一“菊”字,菊与“情”皆“神于诗”中,妙合无垠,表现出诗人独具匠心的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