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高利贷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法律规定的利率上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则超过部分可判定为高利贷。
合同内容与实际行为
借贷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如果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
在实际放贷过程中,除了明面上的利率外,还可能存在各种名目的费用,如咨询费、管理费、服务费等。这些费用如果实质上是利息的组成部分,也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
社会公序良俗
即使某些借贷行为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但如果其实质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也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
监管部门的认定
金融监管部门可能会对高利贷有更具体的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例如规定某些费用不得收取或者总成本不得超过一定比例。
历史利率参考
以目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约3.1%为例,如果借款利率高于12.4%,那么就很有可能属于高利贷范畴。
建议:
如果发现自己借的贷款利息过高,首先要保留好相关的借款合同、还款记录等证据材料。
及时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或司法部门报案,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也可以积极与借款机构协商,争取降低利息或调整还款方式,减轻自己的还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