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税有哪些

漏税通常指的是纳税人因为疏忽或无知而未能按时足额缴纳税款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漏税行为:

不开发票:

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不提供发票,导致税务机关无法准确掌握其销售收入。

虚报成本:

企业或个人通过虚报生产成本、费用等手段减少应纳税的收入额。

隐瞒收入:

通过设置账外账、使用多个银行账户、将收入转移到海外账户或使用他人名义收款等方式隐瞒真实收入。

虚假纳税申报:

纳税人在申报纳税时,故意或错误地报告收入、成本、费用等信息,以减少应纳税额。

不及时缴纳税款:

纳税人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税款,导致税款延迟缴纳。

错误计算税款:

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发生错误,如计算税率错误或扣除项目不正确等。

未申报特定收入:

纳税人未将某些收入如资本利得、租金收入等申报为应纳税收入。

漏税行为可能会受到税务机关的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严重者可能涉及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