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网络谣言

网络灾难谣言

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例如,“塑料紫菜”视频。

网络恐怖谣言

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例如,“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

网络犯罪谣言

捏造骇人听闻或令人发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扰乱公众生活。例如,“女干部携巨款潜逃加拿大”。

网络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

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起公众抵制,导致生产者、销售者损失。例如,“小龙虾不是虾,而是虫”。

其他常见谣言

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

数字人民币平台发放“数字资产红利”。

四川巴中频繁有青少年失踪。

哈尔滨文旅发布“补贴旅游团费政策”。

吃鸡蛋能止泻。

这些谣言不仅误导了公众,还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作为负责任的网民,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不传播这些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