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耕地有哪些措施

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包括:

法律手段

修订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首次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增加“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等法律规定。

颁布黑土地保护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严格督察执法,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数量保护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确保“占多少,垦多少”。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

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实行耕地保护工作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质量保护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严禁擅自占用,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强化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防治。

严格耕地保护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责任机制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进行考核,坚决稳住耕地总量,持续优化耕地布局。

深化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相关激励政策措施。

社会监督

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牌,发放明白卡、书写标语等。

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营造耕地保护良好氛围。

执法监督

加强巡查监测,严格执法监督,形成执法合力,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