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纠纷怎么调解

房产纠纷的调解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协商解决

纠纷各方自行协商,平等、互利、合理、有偿地妥善解决。

主要依据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进行协商。

如果协商无果,可向行政主管机关投诉,或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

调解是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纠纷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排除争端,达成和解的一种方法和活动。

在我国,基层群众性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进行民间纠纷的调解处理,包括房地产纠纷的调解。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未全部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

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活动,实行一裁终局制。

房地产纠纷发生后,公民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居中判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法作出仲裁裁决,解决房地产纠纷。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解决

争议双方的一方向行政机关投诉后,行政机关根据主管范围受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作出行政决定。

当事人如对行政决定不服,可提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决定一旦作出即可执行,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并不停止执行。

司法调解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审判员出面调解房产纠纷。

司法调解不须公证,其本身就与判决书、裁定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当事人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无果,再考虑调解或仲裁。若仲裁无法解决或当事人不满意仲裁结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需综合考虑纠纷的具体性质、双方的意愿以及解决的成本和效率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