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费用怎么处理

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两种:费用化处理和资本化处理。

费用化处理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费用化处理主要着眼于稳健性原则,研究与开发能否成功,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当期费用使得企业当年就可以收回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费用化处理具有节税作用,可以减少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

资本化处理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计入相关无形资产。

资本化条件包括:费用与特定项目直接相关、费用能够明确计量、费用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资本化后的费用将以摊销的方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分摊到相关期间的损益表中。

具体会计分录示例:

费用化处理

研究阶段费用发生时:

```

借: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如材料费、人工费等)

贷: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

期末结转时:

```

借: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

资本化处理

开发阶段费用发生时:

```

借: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如材料费、人工费等)

贷: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

开发项目完工时:

```

借: 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

借: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

其他注意事项:

企业需要明确研发费用的范围,并将其记入会计账簿,进行分类、计量和分摊。

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确定研发费用、记账、核算、报告和审计。

研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具体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

建议在处理开发费用时,参考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咨询专业会计师的意见,以确保符合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