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地处大巴山腹地
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
总面积3437平方公里
辖19镇1个街道办
总人口约28万
▲图为汉中镇巴县城
镇巴融三秦文化,汇蜀汉遗风
是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的食邑之地
▲图为班超纪念园
镇巴有它独特的地域文化
当地称作“三乡文化”
即苗民之乡,红军之乡,民歌之乡
镇巴的苗民,是中国最北的苗民聚集区
主要聚集在县内的青水镇
数量不多,只有178户,不到800人
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图为镇巴县城苗乡广场
镇巴是一方英雄的土地
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1932年至1935年
红四方面军在镇巴县西南部
建立了陕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烈士陵园
▲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
▲镇巴革命历史陈列馆里展示的部分标语和图片
丰富的文化积淀造就了
镇巴独特鲜明的文化魅力
镇巴民歌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多次在中省赛事中大放异彩
被文旅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陕南民歌剧《茶乡歌声飞》
秦南界蜀亘巴山,入境盘龙小终南
独特的地理区位造就了
镇巴神秘的生态文明和富饶的物产资源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5%
年均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50天
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陕南唯一的
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国家AAA级草坝景区位于县境西北部
海拔均在1400米以上
这里绿草如茵,气候宜人,竹木深青
牧业、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是天然的氧吧
国家AAA级景区渔渡风景区
位于镇巴县渔渡镇花果村
溶洞内呈现典型的喀斯特熔岩地貌
洞中有洞、河中有河,大小洞堂相互穿插
钟乳石五彩斑斓,极为壮观
各种石笋、石柱、石花及石幔星罗棋布
原生态景观惟妙惟肖
▲图为渔渡风景区巴山玉溶洞
巴山玉溶洞内长约3公里
往深处行走
洞内的钟乳石如玉石一般纯净
四周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各种洞穴奇观遍布其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
▲图为巴山玉溶洞白玉瀑布大厅
兴隆镇位于镇巴县东部,星子山东麓
楮河中上游,距县城42公里
兴隆镇有着深厚的茶叶文化底蕴和悠久的种植历史
素有 “最美茶乡”“最美村镇”美誉
兴隆镇楮河西岸的怡溪春大桥梁茶园
被誉为“中国最美茶园”
茶园依山而建,远望层层叠叠
高岭低坡,犹如条条丝带环绕每个角落
放眼四周皆青山翠谷,自然环境甚是优越
▲镇巴县兴隆镇茶山风光
▲图为镇巴兴隆镇怡溪春大桥梁茶园
▲图为镇巴兴隆镇怡溪春大桥梁茶园
在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的
汉中天坑群中
镇巴县有天坑19个
其中,圈子崖天坑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
世界第五大天坑
天悬天坑是科学家公认的最典型天坑
被评为陕西省地质公园和陕西“十大地质名片”
▲图为镇巴天悬“心”形天坑
▲图为镇巴圈子崖天坑
镇巴盛产茶叶、木耳、核桃等农副产品
是“中国名茶之乡”
镇巴腊肉、树花菜、黑木耳、香菇等
四项农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镇巴腊肉
▲镇巴树花菜
镇巴矿产资源有煤、锰、板石等20余种
油气勘探前景看好
中石化集团初步探明
镇巴区块天然气上组合储量3061亿立方米
下组合储量132万亿立方米
原国土资源部将镇巴列为了
全国四大页岩气基地之一
▲图为镇巴区块天然气勘探项目
近年来,镇巴县围绕生态建产业
产业优生态的思路
持续巩固发展“4+X”产业布局
扎实稳步发展生态产业、特色产业
走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以发展“五个农业”为主攻方向
以园区功能承载和秦创原科创促进中心赋能为依托
打造茶叶、中药材、畜牧优势产业集群
推动“茶药畜菌蚕”等产业全链条升级
实施“品牌点亮”工程,做好“土特产”文章
确保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产值
保持15%以上增速
镇巴全年生产茶叶达5620吨
实现产值11.54亿元
茶产业从业人员7.5万余人
年人均茶叶收入6000余元
▲镇巴县九阵坝颐年康药业工厂
▲镇巴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
镇巴县中药材累计面积达30万亩
累计带动11494户农户增收3226.6万元
中药材健康产业园建成后
每年将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税收5亿元以上
解决近1600个就业岗位
▲小洋镇镇弘蜀乐腊肉加工厂 高振博 摄
镇巴县建有“镇巴腊肉”产业园
有腊肉加工企业15家
其中获得SC认证企业6家
年加工腊肉3000吨,产值4.8亿元
镇巴有3.8万户农户从事畜牧产业
户年均增收5600元
这就是,镇巴!
一个生态优美,独具山水魅力的陕南小城
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最美的天坑
感受中国最北方的苗族风情
听最原生态的陕南民歌
品味地道醇香的腊肉
民歌之乡、山水镇巴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