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过什么著作?
人生无常,所以可以自由安排
托尔斯泰的第一部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是根据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
1828年9月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生来就是富家公子,衣食无忧。
当时,正是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黑暗时期,农奴制压迫达到极点,人民遭受着极重的贫困,没有一点起码的民主和自由。
托尔斯泰家中有数千领地,是当之无愧的富豪。因不喜欢大学里的科班教育,只喜欢自由阅读,大二时就退学了,退学后他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尝试改革俄国农奴制。这就是《一个地主的早晨》的写作背景。
农奴改革失败后,他又应征入伍,同时他开始写作。战争结束后他已经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探讨了道德、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复杂关系。这是他远房亲戚的故事。
在写完《安娜·卡列尼娜》后,他精神世界陷入了低谷,他时常在想“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有永恒的意义?”他追溯自己50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在多次企图自杀的边缘写下《忏悔录》。在书中他思考生命的意义:人活着都是会死的,但人活着不都是为了死,活着不难,但一生要活的有意义却很难。这让我想到了《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经常说的一句话:“要做有意义的事”。
《忏悔录》成书于1879-1882年,书中明确告诉我们:人生无常态,所以可以自由安排。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三部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道德完善的追求。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深刻剖析了自己的一生:“荒淫无度,谎话连篇,偷鸡摸狗,信口雌黄,私通旁族,纵饮无度,凶残暴庚,戕害人会……没有一种罪行我没干过,人们却以此来夸奖我”
这也折射出了世俗眼中的成功与成就,是多么的不堪。书中过往的不堪这肯定不是他要追求的。纵观这些,他看到的都是空虚和罪恶。我们对于作家而言,只管读他的作品就行了,至于私人生活方面我们了即可。生而为人,不必苛求他人完美。
生命是一场空虚,死亡是唯一的真相。
《复活》成书于1899年。是托尔斯泰晚年的杰作,描写了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自我救赎之路。通过此书托尔斯泰也完成了自己的自我救赎。人可以思考自己的生命,但不能以此判定ta人的生命。
1910年10月,托尔斯泰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的82岁。一代文豪陨落。